距离开幕天数
EN
光博探营 | 长光卫星:硬核揭密“天地互联”
2025-05-15

640.jpg

640 (1).jpg

2015年10月7日,“吉林一号”组星以一箭四星之姿刺破苍穹,创下中国商业航天史上多个“第一”:我国首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、首颗省级冠名卫星、首颗“星载一体化”商用卫星、首颗米级动态视频卫星等。这组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“太空之眼”,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、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。

640.png

十年磨剑,星河成链。如今,长光卫星已累计研制并发射各类卫星219颗,其中“吉林一号”星座组网卫星数量达140颗,建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。每日38~40次的重访能力让地球再无盲区,让长光卫星在遥感信息服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,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。从国土测绘到农业监测,从生态环保到应急救灾,这些悬浮于太空的“光学精灵”,解构并重构着人类与自然的对话方式。

640 (2).jpg


创新

是长光卫星发展的核心动力

长光卫星始终专注于

高性能卫星研发

持续投入“吉林一号”

星座的组网建设


在遥感卫星制造方面

“星载一体化”整星设计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四次技术飞跃。每一次飞跃,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,都代表着我国商业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。


在数据应用方面

长光卫星成果斐然。公司成功发布了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,产品分辨率、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为全球地理信息研究、资源监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。

前沿技术攻关,长光卫星更是勇立潮头。公司率先完成了100千兆比特每秒星间、星地超高速激光通信试验,为商业航天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动能。这一技术的突破,将大大提高卫星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,为未来商业航天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

640 (3).jpg

作为长春“芯、光、星、车、网”战略中“星”的核心引擎,长光卫星以“一企带一链、一链成一片”的虹吸效应,在上游拉动精密机械、光学零件等60余家本地企业形成“光学精密制造联盟”。同时依托“吉林一号”海量遥感数据,下游赋能农林、环保、文旅等相关领域的200余家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航天信息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,产业集群效应显著,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磅礴动力。

“未来,长光卫星将依托‘吉林一号’星座在高分辨率和高重访能力上的技术优势,持续拓展‘卫星+’应用场景,推动遥感数据服务从传统行业向更多新兴领域延伸。”长光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说。

深化“卫星+全行业”的方向系统化布局,提供更具时效性、场景化、可定制的遥感解决方案;加强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,为用户提供“信息产品”和“决策工具”;探索“卫星+金融”“卫星+保险”“卫星+文旅”等新兴模式,让卫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数字引擎”。

640 (4).jpg

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·Light国际会议即将拉开帷幕,长光卫星将带来吉林一号网和共生地球的互联网产品,内嵌数字地球,以吉林一号影像为核心,为来访嘉宾提供沉浸式的展陈体验。

640 (5).jpg

整体设计主题紧扣本次博览会主题 “光电引领,新质未来” ,同时融入长光卫星的“吉林一号”品牌的视觉元素,搭配“吉林一号”高分系列、宽幅系列卫星以及“一箭41星”发射模型,重点突出商业航天行业的科技感与未来感。通过这些产品,嘉宾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,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。重点突出商业航天行业的科技感与未来感。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,亲身感受卫星科技的魅力。

从“追光者”到“发光体”,长光卫星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探索者,不断突破自我,创造奇迹。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·Light国际会议,将是长光卫星展示实力的舞台,也将是见证科技魅力的盛会。

让我们共同期待

长光卫星在展会上的精彩表现

一起探索苍穹之眼的奥秘

感受科技的力量!

640 (1).png

官方
客服
微信扫码咨询客服
服务时间
上午8:30一下午19:00

其他时间如有问题请留言我

们会在工作时间给您回复。

留言
姓名
电话
问题
备注